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400-0860-662

行业资讯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
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公司在代理相关著名品牌产品的同时,拓展出一条设计系统方案,并整合多品牌设备(配件)进行系统集成,逐步向创新研发型的企业目标迈进。

特朗普时代的十大变局

2025-01-10

2024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

被称为“美国史上最胶着的大选”落幕,“特朗普时代”的未知阴影再度笼罩世界;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突传弃选,频受“短命内阁”预言的石破茂在低谷中上任,迎来“朝小野大”的新权力漩涡;

韩国“戒严闹剧”之后,总统尹锡悦面临审判,代理总统自顾不暇,在野党的进攻越发紧逼。

……

这一年,俄乌鏖战千日,双方来到十字路口,疲态尽显;中东局势晦暗难明,黎巴嫩传呼机爆炸、叙利亚政权更迭、加沙地带死亡人数令人心惊,无论是已经达成的黎以停火协议,还是显示出积极信号的加沙停火协议,都在一线曙光中摇摇欲坠。

特朗普在2025年上台后,其政策预计将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及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

特朗普可能带来十大变局:

1中美贸易关系重塑

特朗普可能会抛弃民主党对华沟通机制,构建新的中美沟通渠道,这将对中美关系及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外交事务,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街头交易,它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民族的尊严以及全球的和平稳定,需要依托专业的外交团队、严谨的对话机制以及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准则,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寻找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2关税政策

特朗普将关税视为“字典里最美的词语”,预计上台后将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这将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最惠国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国际法规定“每个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国家享有与其他最惠国国家相同的待遇。”根据WTO规定,加入WTO即可自动享受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

而在经过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出口至美国约48%的产品已不再享受最惠国待遇税率,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9.3%。若取消最惠国待遇、除美国针对性立法增加关税的产品外(部分商品通过301机制、反倾销反补贴关税、201保障措施关税、232国家安全关税等加征关税),其他产品关税亦会明显上升,美国最惠国平均关税约为 2.3%,非最惠国平均关税约为 42%,而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约为 19.3%,由此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将推升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约23个百分点。

3东南亚制造业增长

由于特朗普的贸易战,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在全球出口份额中的占比增加,特别是在电子、先进制造业等领域。

在全球深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长受挫的背景下,越南是为数不多实现经济强劲复苏的地区之一:2022年全年经济增速达到8.02%,2023年略有下滑只有5.1%,2024年第三季度GDP增速又恢复到7.4%,这样的增速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多见。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性上升,取决于自有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内循环。而越南是一个外资主导的国家,外资越强自有产业发展可能性越小。外资已投资到越南21个国民经济行业中的18个。其中,加工制造业以投资总额近171亿美元位居第一,占注册总投资的62.6%,同比下降13.5%。房地产行业排名第二,投资总额约为52.3亿美元,占总注册投资的19.2%,为去年同期的2.38倍。随后是电力生产和分配行业,总投资额接近11.2亿美元,以及批发零售行业,总投资额近10亿美元。其余为其他行业。

越南加入WTO后,(外资直接投资)FDI占越南出口总额的比例逐年升高,本土企业的份额反而一路被压缩。到了2023年,FDI占比上升到了74%左右。而进一步拆分,可以看到在高技术产品比如手机、计算机、家电和电子零部件等领域,外资占了出口的90%以上。甚至在相对较低端的纺织和服装领域,本土企业也没能打败外资(主要是中国企业),而只有在水产这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中,越南本土企业才压倒外资。

4制造业转移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产业加速向东南亚转移,特别是电子制造、动力电池、光伏、汽车等产业。

据麦肯锡统计,2023年美国企业削减了30%以上的中国进口,而同期越南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25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17%,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高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泰国和印尼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大量电子产业、汽车产业、可再生能源等投资,这种趋势将随特朗普二次上台进一步扩大。

5美国经济政策

特朗普的“减税+关税”政策方向清晰,预计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有限影响,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至2%左右。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多次威胁称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就连欧盟等美国传统盟友也不能幸免。在赢得美国大选后,特朗普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关税计划,他于去年11月25日宣布,将在上任首日就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来自中国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6全球制造业竞争

特朗普的政策将加剧全球制造业的竞争,特别是对那些依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如越南等。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高科技产品可能面临美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其市场份额可能逐步减少;而在国内市场,美国回流企业的高端技术和产品也可能对中国本土企业形成竞争冲击。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使中美在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深刻改变全球技术和产业格局。

7政策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政策和行动将带来政策不确定性,这将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或采取的贸易“拉吊桥”、科技“垒高墙”、投资“关城门”等做法,将唤醒他国对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的重新评估和思考,加强经济自主和科技自强建设。

8美国经济“软着陆”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继续迈向未完成的“软着陆”,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回落至2%左右。依据美联储2024年12月18日《经济预测摘要》的预测,2025年美联储利率中值3.9%,依然处在长期利率区间2.4%-3.9%的上限,具有限制性。美联储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速中值为2.1%,高于长期增速中值1.8%。2024年12月OECD《经济展望》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2.4%;2024年10月IMF(WEO)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2.2%。在经济总需求尚在扩张状态时,美国通胀很难快速收敛于目标2%。美联储预计2025年美国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PCE)均为2.5%。因此,美联储继续对通胀采取较高容忍度,偏向最大化就业和增长,2025年预计失业率中值4.3%,略高于长期失业率中值4.2%。需要关注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以及欧洲能源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变化情况。关税程度和欧洲能源依赖美国程度的变化将决定美国通胀在边际上甚至会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美国通胀的韧性。

9美联储政策调整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2-3次,以应对通胀风险,同时可能适时停止缩表。美国通胀的黏滞性,使美联储的降息步伐更加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它央行降息的空间。

对通胀持续性认知差异导致的预期不稳定,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关键因素。

10全球经济动荡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动荡,特别是对那些与美国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

特朗普时代的政策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些变局将考验各国的经济韧性和适应能力,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带来新的挑战。